此項目之文章, 是同學(作者)所提供. 本網站只負責公佈, 並不代表本網站之立場. 作者擁有著作版權.
開口隨意道短長,電腦 聆聽寫文章:續篇 - 方法與竅門 左四臧
第二篇 方法與竅門
I. 使用 iPad及iPhone 所隨機配備的"Dragon龍":
所有的iPad和iPhone都隨機備有聽寫和語音辨識的應用程 序,以“Dragon龍”為名。 起動和使用步驟如下:
1。 掃描應用程序圖標。
2。 點擊/打開“Dragon龍”圖標。
3。 點擊屏幕右上角 "下指箭頭+橫槓" 圖標 ,然後點選“設定”。
4。 點選語言,選擇要使用的語言。
5。 點擊屏幕上方中間紅點開始錄製,點擊屏幕上任意位置以停止錄音。
6。 校正/編輯顯示在屏幕上的文字。
7。 再點擊屏幕右上角 "下指箭頭+橫槓" 圖標, 然後點選 Email/ Facebook 或 Twitter,發送文本。
8。 中止輸入部分文本後,可將之保存在筆記notes中, 以後可以隨時打開繼續錄製。
**作者提示
a. 首先須調整 iPad 操作系統,才能把鍵盤國際化/活用化, 用以進行拼音及手寫配合輸入:
Settings--> General --> International --> Keyboard
Add New Keyboard... 挑選您將使用的語種和輸入方式 ( 例如: 繁體手寫, 繁體拼音, 简体手寫, 简体拼音, 等等 )
b. 校正editing 時輕觸鍵盤圖標, 調出 iPad鍵盤,先試用繁(简)體拼音輸入,相當快捷。
c. 如果不能立刻找出正答,觸按地球圖標 (指尖稍微停頓或輕微滑動), 屏幕上顯示彈出菜單 pop-up menu 後, 換選繁(简)體手寫配合輸入,也很便捷。
II. 使用蘋果公司出品的各式MacBook / iMac電腦:
蘋果公司出品的所有的手提電腦和桌面電腦( 所有的MacBook和iMac機型),只要是比較新的型號 ,隨機操作系統在 OS 7 以上, 就自帶聽寫功能,只要從系統偏好 System Preference設定之中調取出來,就可以免費使用, 並不需要另外花錢購買。 我現在用的是2008年製造的MacBook Pro 手提電腦,因為年份太老舊, 必須要花25美元把原來隨機配備的操作系統更新,(升級為OS X,它自帶聽寫文辭功能)然後才能免費使用聽寫功能。
用 MacBook 或 iMac 進行聽寫之前,首先須完成下列步驟:
A. 設置語言與文字輸入源,做好配合使用拼音或手寫輸入的準備。
1。點擊系統偏好 System Preference。
2。點擊語言與文字 Language & Text。
3。點擊語言 Language,把語言拖動到你喜歡的順序。
4。點擊輸入源 Input Source,選擇輸入語言(點選繁,拼及字方框以輸入繁體中 文); 點選底行中間方框將使菜單欄中顯示輸入菜單。
B. 啟動聽寫軟件:
1。打開系統偏好 System Preference。
2。點擊聽寫和語音Dictation & Speech,擊開 Dictation。
3。選擇您所選擇的快捷啟動聽寫 (按 fn 鍵兩次)
4。點擊輸入語言Input Source ,選擇語言. 例:選Chinese (Taiwan) 即繁體中文, 选 Chinese(Hong Kong SAR China) 即可說廣東話寫出繁體中文。
聽寫步驟實習:
- 將插入點放在您要聽寫的文本出現處。
- 按 fn(功能)鍵兩次。
- 當你看到麥克風圖標,說出字句進行錄製。
- 要插入標點符號,如句號或逗號,
稍微停頓後再說出標點符號的名稱。 - 您也可以進行簡單的格式化任務。例如,說“新行”或“新段落”,
也可插入字詞之間的空間或段落之間的空行。 - 當你完成後,按 fn 鍵或 enter 鍵。
- 你講的文本會出現。
- 不清晰的文本會有藍色下劃線。如果文字是錯誤的,
點擊它並從其他備字擇一使用,也可換用拼音或手寫, 輸入正確的文字。 - 每節輸入後即刻進行編輯/校正。
- 觸控板手寫輸入 - 同時按 shift, control 鍵 及space bar,可快速顯示/退除觸控板。
- 輸入語文切換 - 同時按command 鍵及space bar,可快速在中英文之間切換。
**作者提示:
a. 為增加聽寫的準確度,盡量使用較通用常見的詞句, 每次輸入盡可能說連貫性有意義的片語,成語或簡短完整的句子。
b. 每次聽寫輸入的文本顯現後,立刻編輯刪改, 如果只涉及幾個字符可使用鍵盤進行簡單的拼音輸入校正。
c. 如果文本中包含許多錯誤,最好改變措辭,甚或重說整個句子, 以提高改正的速度。
d. 有困難或無法找到需要的字詞時,就換用拼音或觸控板手寫輸入。
e. 如須在中文寫作時插入英文,用快捷鍵 Keyboard Shortcut,同時按command 及space 鍵,可快速切換語言)。
人生七十歲感言: 張貴美 2013.8
有人說人生有如乘公共汽車,有人先上車後補票(未婚生子),有人不用等車車來了即時上車(立即中獎)。有時上車之後,面前有人下車即時有位子坐,有時面前正好是長途客瞇著眼睛假寐,到站了還等不到座位就要下車。就像有人含金湯匙出世,一輩子過著富貴的人生,有的人卻窮苦一輩子,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翻身,各人命運不同,無法怨天尤人。
有人說人生無常,必須把握當下,要活得快樂。什麼是快樂?知足常樂是眾人皆知。「足」的尺度看個人的需求,有人要淺酌,有人要豪飲。有人吃簡餐,有人要豪華餐。物欲無窮,降低物欲,精神快樂才能解脫痛苦。
公車到目的地各有不同,有人來乘三站或四站,有人乘好多站,但終需要下車。人生也有下車的時候,人生的旅程有人波折,有人平順,看各人的造化。天生各人有不同的命運,不得怨天尤人也不能嫉妒害人。有些人一生追逐財富、名利,但到與上帝約會的時候,每個人都雙手空空。佛家說: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業」有「善業」、「惡業」,「惡業」多「業障」多,精神肉體的痛苦就多,如何快樂。
人生如戲,一輩子演一齣戲,從初生到死亡扮演不同的角色。出生、婚禮、喪禮是主角,其他大部分是配角。一輩子要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體會不同的感覺,人生才不會有空白。人生幾個重要關鍵與抉擇:出生無選擇的權利,唸書、就業、婚姻都要經過審慎的抉擇。人生的道路很多選擇,錯誤的話必須多繞幾個圈或經過一些波折,但在逆境中能逆流而上,也許經過一些苦難一些折磨,也需開的花朵會更美。任何遇到困難時必須換個角度去思考,才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才能度過難關,所謂山不轉路會轉,要改變別人不容易,要改變自己也不容易,要以個人的修養、教育、心思去調整自己。以先賢的格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警惕自己,提醒自己,才會把自己不良的習慣或心態改變,放鬆自己的心理、生理,才能得到健康。健康就是財富,老年人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希望以微笑、健康地走完人生是最大的願望。
人生七十才開始,是開始「老人」。人體的機能,大約25歲達顛峰,依個人的基因、生活習慣、運動、飲食各方面的影響退化的程度。逐漸不明顯的退化,慢慢視茫茫、髮蒼蒼步入老年。現代人講「抗老」、美容保養、養生運動減緩老化,最重要的是保持愉快的心情。 人生的旅程都會面臨坎坷、瓶頸。不敢面對選擇逃避或結束一生作為了斷,但是把痛苦留給別人,是製造惡業。上帝為我們關閉一扇窗,必會開啟另一扇窗。人生的道路曲曲折折,只有勇敢面對它,解決它,才能度過難關。面對它必須要有毅力、智力、體力,才能承擔一切的痛苦度過難關。每個人追求快樂,快樂有物質上的滿足、精神上的愉悅。如何達到個人的需求,看個人的命運與努力。自己的快樂不能建築在別人的痛苦。快樂有人會讓你分享,痛苦無人會跟你分擔。 總之,人生如乘車,終有到站下車的時候。人生如戲,終有閉幕的時候。人體機能終有老化的時候,人生旅程總有坎坷或困難的時候,只要我們抱著愉悅的心情,不追求太多的物質享受,當可平順走完人生,終有到達擁有萬世光芒靈魂的極樂世界。
雙唇輕啓說幾句,電腦忠實出文章 左四臧
現在的電腦太可愛了,不需要花很多時間費很多力氣學習,就可以用設計得非常直觀易用的聽寫軟件寫文章。
我們這個年齡層來自台灣在美國定居的人,不論省籍是什麼,都是從小到大一直用注音符號學標準國語發音,用繁體中文看書寫字。 大學畢業以後隨著當時的社會潮流和基於謀生上進的追求,到美國來留學成家立業。
在美國的機關學校工作或從商,有四十多年用的主要是英語,日常生活裡除了偶爾看看中文書報之外,讀寫中文的必要性和機會漸漸變得越來越少。
也就是在這近半個世紀裏,電腦的發展和應用突飛猛進,文字交流早已不再用打字機或手筆書寫,而使用改動容易打印快捷的電腦輸入代替。但電腦基本語文符號用的是英語字母,八十年代以前,別說是用電腦輸入中文或任何其它非字母的形象文字,就算是在屏幕上顯示中文都是辦不到的事。 於是我們這些母語原是中文的人,公事寫作固然必須用英文,日常生活中給親朋寫信社交應酬也都得用那半路出家勉強學會,即使不完全蹩腳卻怎麼也說不上流利地道的英文湊合對付 。直到八十年代後期,針對英語通行國度必須用電腦處理中文的需要,美澳先後出台了雙橋,南极星等適用於英文鍵盤的中文文书处理系统。 記得1989年雙橋推出了可在微軟視窗裏處理中日韓文(CJK)的文字系統軟件時,在美國的圖書館界尤其是大學裡中文藏書量較大或設有中文/東亞 圖書館的學術界曾經產生很大的騷動,經過不少辨證和爭議,中文羅馬化(romanization of Chinese; it is the use of the Latin alphabet to write Chinese)終於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帶領下用中國大陸推出的漢語拼音取代了使用一百多年的Wade-Giles 韋氏音標。。筆者一生服務於大學圖書館,首當其衝就得學習拼音好開始用當時最容易上手的拼音法在電腦上輸入/處理中文。 後來由於工作上的需要時常用中文書寫公私文書,用拼音法輸入中文基本上已經相當熟練,但由於輸入每個字需要按鍵2-5次,而中文的同音異義字詞又特別多, 短短的一段文字往往需要好幾十分鐘費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寫出來。 既嫌麻煩又怕費時間,於是除非萬不得已,輕易不用中文寫作。
二十多年來,微軟和蘋果兩大主流倒是不斷地迅速改進各種非英語字母的文字處理的軟件,用拼音法輸入中文隨之也越來越容易掌握和便於使用。 兩三年前筆者用中文寫了幾篇文章,覺得拼音輸入已經比以前方便快捷多了。另一方面由於電腦本身處理儲存數據的機能大大增強,加之通商全球化和智慧型手機的通行,促使發展語音辨識功能軟件的必要性越來越明顯,而其進展的質和量也愈加成熟。 去年自己沒事在家裡摸索著在PC電腦上嘗試使用微軟的語音辨識功能,也已經可以用口述輸入轉成文字,但是使用起來不那麼方便快捷而且準確性不夠高,實際效益和學習投入/使用難度不成正比。
去年耶誕及新年放假時女兒回家來過節,跟她談起想要用聽寫方式寫文章的願望,她就把一種由Nuance公司開發名叫“龍”Dragon的聽寫軟件告訴我,當場就在iPad 機上把Dragon免費下載演示給我看,並教我怎麼用。 一試再試之下我真是大喜過望,覺得那個Dragon果然是條神龍,容易學又好用。 可愛的女兒接著貼心的說她反正打算買一個更好更新的蘋果電腦,那麼乾脆就把她還在用著的蘋果電腦(Apple MacBook Pro)OS升級更新之後作為聖誕禮物送給我用,新的蘋果OSX軟件會自帶比Dragon更新更高強的聽寫功能, 是Nuance公司專為配合蘋果電腦OS開發製作的。 這個聽寫軟件可以把十七種語言通過口述轉成文字,光是寫中文就可以在三種方式中任選其一使用: 說國語轉成台灣通用的繁體中文,說普通話轉成大陸通用的簡體中文,甚或用廣東話聽寫出香港通用的繁體中文。 至於寫英文,也能用英美澳三種口音聽寫出英美澳三式英文,真是厲害又神奇。
筆者上輩子可能是一隻鸚鵡,雖然舌頭並不靈巧但天生喜歡學話, 2005年到大陸去辦點正事兼帶玩耍,到廣州住了幾個星期,迷上了當時流行的一些粵語歌,把張國榮,張學友,譚詠麟,王菲和梅艷芳的歌碟各買了幾張帶回家來一遍又一遍的聽,學著唱粵語歌,甚至野心勃勃的一口氣看了好幾套香港出的電視劇,一邊聽著廣東話對白一邊看著國語字幕,想學點廣東話。 2006年開始看韓劇, 又迷上了韓國流行歌,學唱外語歌得先弄清楚歌詞內容才能注入感情唱出韻味,於是又開始自學韓語。 如今這兩種語言雖都只學到聽得似懂非懂,說得不明不白,讀得糊裡糊塗,寫得不清不楚的程度, 但是拿來試了一下韓語聽寫和粵語輸入功能,那點半吊子能耐居然也還派上了用場,證明蘋果電腦的聽寫軟件還真是有點門道十分管用。 有朝一日如果真想寫個能讓千千萬萬韓劇觀眾茶飯不思窮追不捨,收視率打破歷來最高紀錄直飆百分之七十的精彩劇本,咱就再也不用為輸入韓文而把那明明是abcd卻硬要假想成複雜難記的ㅂㅈㄷㄱ字母鍵盤(soft keyboard)敲到兩眼昏花十指脫落而發愁了。 當然,各位千萬不必把此話當真將來找我要劇本,這純粹是癡人說夢口出狂言讓大家抓住個笑柄小小的開開懷而已。
說了這麼一籮筐話沒別的,只是想把這個可愛實用又不花錢的新科技介紹出來,讓平常想用中文寫信或作文章但是對拼音不熟悉,敲鍵盤也嫌太麻煩而避免用電腦寫中文的朋友們,大家一起來享用這個學來容易用來簡便的聽寫軟件。 這篇文章就是用蘋果電腦隨機軟件(至少得OS X) 裏的聽寫功能寫出來的。 以前敲擊鍵盤拼音輸入,如果要寫出這麼長的一篇文章得手腦並用汗流浹背的折騰個大半天,現在只要多喝兩口水,張張嘴就可以輕輕鬆鬆吐出這麼一大篇,現代科技是不是太可愛了? 當然,把我的腳穿上您的鞋換個角度來看,如果這篇文章看官您已經看得膩味,嫌它無趣囉嗦又冗長,那麼就會覺得在這個已經被過多的網路傳媒時時疲勞轟炸的時代,這種現代科技能更輕易地把王媽媽那又臭又長的裹腳帶織得飛快大量襲來,就實在太不可愛了。 在下只好這廂有禮,先給您陪個不是嘍!
卓以定父親卓貺來教授在大學時的照片
大學時的卓以定與父母合照
卓以定的父母慶祝金婚紀念
我是家裡唯一的女兒,從來美國之後,就很有紀律地週週,甚至日日地寫信和打電話給父母。記得父親在中年時和他在電話中的一次談話。他說他為了辦同學會,去找從中國大陸帶出的一批舊照片。他說他翻著他小時的全家照,還有他爺爺,奶奶,和父母親,兄弟姐妹,甚至和老同學同攝的老相片。他說他感覺人生真是過得太快速了,快的就像睡一場大覺,或是做了一次旅行,一下子就這麼玩兒,玩兒的,玩完了!
去年年底我去看他,他老人家的年紀已經比他說時的自己爺爺和奶奶都衰老,身體器官雖然樣樣退化,但是機能還可,他比他的兄弟都高壽。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最近他的腦力也突然衰退,連生活自理都有問題。有時都不大能認得我了,早已過了九十多歲。當自己再次擁抱年過九旬的雙親時,所謂骨肉相連之痛,其實做為子女的我們真是對世間這不可避免的身心退化,感到十分無奈,辛苦又難受!
我的父母都在六十多歲時照顧過八九十歲父親的叔嬸(因為他們的兒女有的先走,有的留在大陸)經驗。他們深刻體會到無望病人臨終插管之痛,兩人都先後簽了不用插管急救的同意書。
父親擔任教職數十年,除了台灣大學之外,也曾教過二女中,護專,東吳大學和國防醫學院。他一生住在台灣將近六十年,來美玩過幾次,從未再回故土大陸。從來就是將台灣當成自己的家,老年後,每天都會走下家中四樓,到附近走走逛逛,更會主動清理鄰近下水道,到有難的人家去親自採訪和捐錢。一生都以樂善好施,積極公益為主要嗜好,八十歲以前都是親自去探望受難家屬,之後才每月直接捐給慈濟作慈善。他愛學生如自己的子女,終生鼓勵弱勢或是清寒學生,晚年更是和義女同住。
去年十二月才去台看他,回來不久,父親就因大小便失禁。經我和乾妹溝通,住進理想的私人安養中心,身心穩定。2008年二月,台北的天氣格外陰雨寒冷,老父感染肺炎,緊急住院。我和外子收到通知,但是因為剛過完新年機票難求,第三天才隨後趕飛回台,父親除了帶著氧氣筒,打著點滴,住進了台大醫院私人病房。
因為我們事先的同意書,父親知道我們已在路上,頭兩天還扶著乾妹的手說,自己走後最不放心的就是已經身具高職,依然未婚的她。她也拍拍父親說,她有自己一群的老朋友和單身同學,又有三位妹妹和我,請老人家放心。過了兩天之後,父親就開始熟睡,有時可以叫醒,有時不行。走前我曾經和他的醫師溝通,他問我「要不要插管,等我回來?」我說不要,因為那是父親自己的意願,身為子女的要尊重他的意願和學會隨緣。
他就在深睡之中,安詳的往生。我們尊重他的遺願,請慈濟志工助念。等過了三小時,護士和乾妹替他更衣,都可以感受到他身體特別的柔軟和輕鬆。翌日,我們才趕到,當我在太平間摸著他冰冷的臉龐,是那麼的柔軟如生時,以上表情平靜如同深睡,就更加感受父母當時的偉大決擇和自己的無憾了。
我回到自己在大學時住的家收拾和處理喪事。面對著家前的小公園,這是他在六十多歲時眼見一群群的年輕人在那兒賭博,才發起鄰里簽名,他提筆寫信去見民意代表,才有的小公園。在買雜物清理的路上,聽著乾妹說起,父親去住私立安養中心的頭幾天,總吵著要回家。乾妹哄他說,這就是咱們的家,父親說怎麼多了這麼多的老人?乾妹說這些都是無家可歸的老人,父親說那麼收容他們是義不容辭的事。乾妹說父親還天天試著教自己的那個室友講話呢。我邊聽,邊感動的淚下。
走去過馬路的刻印店刻圖章,小店的操台語的母女問起多天不見的父親時,我們兩同聲說他已經走了。兩個人都不覺地哭了出來。她們一直說父親幾乎天天都會散步過來,和他們談談天。父親一生視富貴如浮雲,看重的就是情,家中有的墨寶都已被蟲蛀了,還有更多的是信件,學生的,朋友的,和我這四十多年的信件是家中主要的垃圾。還有一大堆的相片,他的英俊的青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還有更多的是他學生送他的合照等等
…
我們作為子女的總以為老早就已經準備好父母的「生老病死」,因為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是。其實不管我們年紀多大,或者多老,還是難過,還是心痛。看他們痛苦地在病床上掙扎的子女,見到他們走了,雖替他們解脫,但也是會想到落淚。就像父親走得這麼瀟洒,自在,還是痛徹內心地懷念他。
父親在台灣六十年,總共只進過兩次醫院。一次是在1960年被軍車撞到,昏迷數日,事後知道對方是金門人,不知台北地理又要趕著結婚,就完全原諒了對方,根本沒有起訴。這是第二次住院,住院不到五天,臨走的血液報告還一切正常,可謂無疾而終。他一生都能自理自立,過著自己愛過的日子,直到死前兩個月住進安養中心,他居然過了兩個月很安樂的日子。我走前特地到他的安養中心和台大醫院去致謝。
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理念對於年邁的病人,真得是值得推行的生命教育。美國早已在各個醫院都有安寧病房,各個社區都有居家的寧護理團隊到家中照養。他們個個都很有愛心,也能斷定病人快走的時日,我們作為家屬的更要學會和他們合作,才會使醫療成為更為人性化,也希望每個人都能享有和父親一般,安詳往生的權力。
尊重生命是重視在平常時盡力盡心地預防疾病,救治每一個生命。臨終時應該協助每一個會走的人,走的平靜,走的安詳,這才是現代人應有的觀念。大孝與大愛,並非是不計親人的痛苦,而搶救到底,而是和諧的相處,親切的陪伴,協助他坦然接受,減少他們身,心,靈的痛苦。協助他們放下,安詳的隨佛接引,或是回歸天國。人生終需一死,衰老絕症病人的死亡,並非醫療的失敗,未能協助病人安詳的往生才是醫療的失敗。
在我們面對他們往死亡的路上時,我們做為子女的更要學會鎮定。就像法鼓山聖嚴法師所云「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他們走後,我們定會時時的懷念他們。當難過得難抑時,要時時提醒自己,他們在天國也會希望我們快樂,振作的生活下去。讓他們的愛和美德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親愛的爸爸,謝謝您,從生到死都在教導我。您從小就教我如何有大愛,愛世間所有有情,愛植物,愛動物,愛人,愛自然,愛大地,愛音樂,愛藝術,愛周圍所有的事物。您對任何人都沒有高低,都一樣尊重,一樣看待,您的善良和熱誠,我將會一生奉行。由您九十二年的生死,體驗到人生的確是一場旅行,一場非常安詳的旅行。再次感謝您,真是很幸運做了您的女兒!
後記:家父卓貺來是一位極有愛心和睿智的長輩,在北二女執教多年,於2008年二月十四日往生,享年實歲九十二。在七十歲之後,全部茹素,天天散步,老年很健康。他在世上的日子,都極有意義和尊嚴,是他的大愛令人間生活美化,僅以此文和同學分享。
透過修女看老人癡呆症 卓以定 2011/04/02
(前言)
這幾年,常常都有網友傳來有益身心的好文章,居然有天朋友傳來了我自己在十年前寫的一篇讀書報告,而且不只一個朋友傳來。那是2001年我的婆婆剛走時,我閱讀了一本剛出的英文書療傷,並投稿在世界周刊的讀書心得。自己在十年之後,再讀一遍,覺得對我們這代要面對照顧老人,自己也往那個方向走去的人,很有用處,決定重寫一次和大家分享。
(正文)
我的婆婆於70多歲時在台灣患了老人癡呆症。她最後的8年全在美國渡過,第1年住在小叔嬸家,以後在休市和我們生活了7年,於今年7月中在此地安靜逝世,享壽86歲。由於婆婆的患病,使我們一家每個成員都對此病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外子更在幾年前,再去考了美國老人精神科的醫生專家資格。我們也才發現,越來越多四週的朋友,因為家人而得面對這個疾病。原來,老人癡呆症早已因人們普遍長壽,而成為21世紀的熱門話題疾病了。
我的婆婆於70多歲時在台灣患了老人癡呆症。她最後的8年全在美國渡過,第1年住在小叔嬸家,以後在休市和我們生活了7年,於今年7月中在此地安靜逝世,享壽86歲。由於婆婆的患病,使我們一家每個成員都對此病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外子更在幾年前,再去考了美國老人精神科的醫生專家資格。我們也才發現,越來越多四週的朋友,因為家人而得面對這個疾病。原來,老人癡呆症早已因人們普遍長壽,而成為21世紀的熱門話題疾病了。
在「優雅的邁進老年」(Aging
with Grace: What the Nun Study Teaches Us About Leading Longer, Healthier and
More Meaningful Lives, Bantam出版社,2001年5月)這本剛出的新書之前,我們所有老人癡呆症的資料,幾乎全是由患者過世後解剖大腦而來。我們知道得了此病之後的大腦,腦細胞之內的線路打成結,逐漸結子越打越多甚至漸漸錯亂。末期之後,腦子明顯縮小,腦細胞會有蛋白質沈澱,而至後期腦細胞全部死掉,使一個聰明又有活力的人漸漸成為性格改變到智障、到語言結構不通、大小便失禁、到完全植物人的態。
老人癡呆症由此名就知這個疾病和年齡有關,統計指出,過了65歲,有近半數的老年癡呆症患者,到85歲以上,超過五成的人會得此病,隨著社會老化,美國到了2050年時將有1400萬人會有此病。
杜克大學最近有一對同卵雙胞胎姐妹,其中的一位患有嚴重的老人癡呆症,另一位不只沒有得到此病,而且還在照顧年老的母親、自己的孫子和有時照顧得病的姐妹。於是由她們兩人的生活環境,醫學界對老年癡呆症有了更進一步的發現。那就是得病的那位曾在多年前有嚴重的車禍,造成腦震盪,而健康的那位沒有過腦震盪,卻患有嚴重的風濕,所以一直在服用治關節炎Ibuprofen和其他減少肌肉發炎的成藥,這點和許多研究報告證實,治肌肉發炎的藥可以預防老人癡呆症。除此之外,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降膽固醇的藥、或維他命E和葉酸及維他命C這些抗氧劑,都能成功地減少老人癡呆症,這些研究都是一點一滴的從許多報告中得出的結晶。
1986年,「優雅的邁進老年」的作者史南登教授(David
Snowdon)在一個偶然的念頭下,決定用修女養老院 (聖母院派 )的678位修女作一個長期追蹤的研究,沒有想到他這項研究出來的報告,對於癡呆症都有近乎革命性的重大的發現。人們從修女們這15年中,由75歲到106歲的養老生活中更能明暸,原來智慧、清晰、和慈悲利他,是絕對可以讓人老得長壽、健康而有意義。
書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修女們長壽,又肯在死亡後將大腦拿出來解剖,才能成為老人癡呆症最好的研究對象。史教授一開始就得鼓起勇氣,請修女們簽死亡後解剖大腦同意書,以往修女只有土葬,沒有聽過解剖大腦這種事,於是起初很驚訝,沒人出聲。突然之間一位修女站起來大聲說:「當我們決定作修女時,作了很大的決定就是不生孩子。現在可以捐出大腦,幫忙解決老人癡呆症的謎,就算是我們送給下代子孫的一份禮物吧!」於是絕大部份的修女聽後都決定簽名,熱心參與這項空前的實驗。這些年來,她們每個人都和史南登教授結交成了朋友,讓史南登教授有機會研究她們在世時的性情、習慣和工作態度,是否會影響她們得老人癡呆症的可能性。
這本書並沒有發現任何新藥,也不提供任何遺傳或生化的原因,但是它絕對提出預防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對老人癡呆症是有正面的影響。因為同樣的工作環境和靈性生活,有的人活到老、做到老也學到老,有的人卻是在人生最後幾年完全變成一個廢人。這種流行病學就像提供我們長期吸菸會引致肺癌、身體含高膽固醇會產生心臟病、食用多量鹽會造成高血壓的研究結果一樣可信。最近引用流行病學也證實,多吃熟的蕃茄可以預防攝護腺癌,和多吃蔬菜、水果預防多種癌症一樣,可信性很高,這些長期流行病學的研究,對各種慢性病的治療有很大的貢獻。
遺傳基因當然是造成老人癡呆症的一個因素,但是如有中風過的人或如剛提的腦震盪過的人,得到老人癡呆症的機率絕對增加。同時受高等教育,可以在一生中一直不斷地學習,也絕對可以保護我們得到老人癡呆症。還有從小時每一個人對語言的表達能力,幾乎也可以預測誰將來會或不會得。
這本書最引人注意的,是提到修女們20歲時的自傳,是未來老人癡呆症的指標。原來,修女在出家作修女時,每人都得寫一份約兩百字到300字的自傳,解釋自己為何會得到聖靈選作修女的決定,因為這些修女大部份都是教師,所以她們答題形式幾乎雷同。史南登教授將她們的目標一一分析,從文中,可以很明確地知道她們出生背景、家庭狀況,很容易從她們年輕時的文筆中,明白她們的認知能力,也更可推想她們從年輕到年老是如何走過來的。史南登教授發現,在文中可以非常容易表達自己正面情緒的修女,不只比較長壽,也較少得到癡呆症。同時從年青時肯獨立又有志氣的,也多是教育程度最高的,也最少得到癡呆症。
從自傳中又可分析家作者思想深度和文法的複雜程度,經過種種分析之後,史南登教授發現,其實早在20歲初頭,一個人會否得癡呆症,已經可以從這自傳中猜到八、九成準確性,但是除此之外,一個人怎麼生活才是預防癡呆症的主因。
修女的生活方式完全類似清教徒,是自給自足,自己洗衣、養種農作物、煮飯、作手工品給大眾結緣,和每天三次共修。她們完全生活在簡單、樸實又忙碌,但是卻平靜之中,讀後真是會令讀者有非常溫馨的感受,我會在下面舉幾個特別的案例。
信仰堅定的瑪利亞修女和快樂學習的迪羅斯修女當納粹掌握德國政權時,宗教自由立刻瓦解,於是美國的聖母院即時供給德國修女可以來美工作。在1937年8月26日,慕尼黑兩個新加入的年輕修女非常惶恐地搭上開往美國的船,到達了美國紐約。她們兩人同歲,也是同鄉(都從德國巴伐利亞來的)和類似的教育、家庭背景。她們是瑪利亞和迪羅斯修女,史南登教授先從她們的自傳分析。
瑪利亞到了美國寫的自傳敘述,她是家中孿生姐妹之一,她本人存活,但妹妹卻在母親產後翌日夭折,她總覺父母令她感覺因她的誕生付出太多的代價。她小時非常自責但是也頑皮,童年是和3個姐姐、2個兄弟一起長大的。因為有堅定的天主信仰,又受天主學校老師的影響,她希望長大到非洲去作老師,但是到了上聖母初中時,父親生了重病,母親得挑起養家的重擔,父親病了4年之後,母親也開始患病,再4年之後,母親也病逝了。瑪利亞在自傳中說,她此時也已受完師範教育,不只是一位修女,也是小學2年級的老師,所以當她搭上去美國的船時,除了上帝,她完全沒有任何家人的支助。
當瑪利亞修女80歲過世後,解剖證實了她已患有初期的老人癡呆症,她的大腦負責短期記憶的部份開始打結,但是她的普通思路和大部份的大腦仍是完整的,和她一起來美的迪羅斯修女,在瑪利亞修女死時,仍是天主教大學的教授。史南登教授特別提出,首次見到迪羅斯時,是一個非常不同的經驗,她不只待人有禮和藹而且精力充沛,當她和任何人說話時,總是那麼地專注。迪羅斯修女第一次看到史南登教授就自我介紹,她就是和瑪利亞一起來的另一位修女。史博士其實一直到此才知道,原來瑪利亞是和另外一個修女一起來美國的,因為瑪利亞在和史南登博士對談時從沒提起。
迪羅斯修女和瑪利亞來自同一個地方,迪羅斯的父親是軍人,她的母親一個人經營家庭農場。她說,家裡雖然貧窮,但是總不忘幫助更窮的人。她提起童年時,仍然記得當時一個蛋是多貴,她說是家中8個孩子中的老六,也是哥哥最得意的助手,得意的表情,迄今還表露無遺。她說她從小就要作老師,有一天,上小學時,學校來了一位天主教神父,當時她才7歲,她還記得神父說,非洲的小孩都可憐,你們願意幫主祈禱嗎?
三年級開始,她就開始是學校的資優生,常幫老師教別的同學。一年冬天,她們常去的教堂神父突然到她家農家訪問,神父看著這個辛苦的母親得一人帶養八個嗷嗷待哺的小孩,就問迪羅斯的母親:「妳一共有七個女兒,有沒有想過要送一個去當修女?」迪羅斯說她迄今仍記得母親的答覆。母親說,女兒去不去當修女是她們自己的決定,此時前面的幾個姐姐都馬上搖頭,只有九歲的她卻告訴神父:「我只想作一個好老師。」神父笑著說:「妳也可以擔任一個修女老師啊!」迪羅斯稚氣地答道:「我沒有看過修女,什麼是修女老師?」
沒想到四年級,當她聽到修女的小學是比較好的小學時,她執意一定要去,母親只好答應了她。每天早上要5點30起床,要走一個多小時的路才能到學校,但是學校很美,在一片森林之中,她也喜歡那宗教的氣氛。第二年,她就鄭重地告訴雙親,她決定一生作修女,因為她可以一輩子追求這種靈性和知性的知識。初中她就準備申請聖靈中學,準備將來去非洲宣教和教書,可是遭到父親嚴峻的阻止,父親認為她年幼,不應作此重大的決定,於是她才聽從,接受校方的高中、大學六年制教會師專訓練。
她開始對擔任修女有了更深一層的尊敬,但是她一旦決定在此時作了修女,就得聽教會安排,放棄去非洲的理想。正在左右為難時,德國全國受到納粹戰亂影響,人心惶惶,於是她和父母商量,決定作了修女並接受美國聖母會的工作,父母都來參加她出家儀式,這也是她一生最後一次見到她的雙親。
她和瑪利亞剛來美國時都得加修英語能力,兩人成績半斤八兩,都是八、九十分,但是個性差別越來越大,瑪利亞較安靜、隱秘,而迪羅斯卻外向又喜歡學習新的東西,久而久之兩人就失去聯絡。
憂鬱症與教育求知程度和老人癡呆症有絕對關係
由她們的自傳就可看出兩人明顯的不同,瑪利亞把人生看成是責任,心存感恩是座右銘。來美國的第一年,瑪利亞就因壓力太大,得了嚴重的憂鬱症而住院兩個月。恢復工作之後,又因牙痛而不能工作半年,五年之後又感染到肺病,好了幾年又因憂鬱症提前退休教職,開始縫製教會的掛毯,後又因肺病開過兩次刀。當史南登教授在1991年認識她時,她已在養老院退休,經過記憶測驗,十個生字只記得四個字,但是仍然和藹可親,到1996年臨死時已完全失憶,連單字都無法說出。
再來看迪羅斯修女,在剛來美時(因為正是戰時),她無法立刻和任何家人聯絡,但是她把一切當成是上帝的旨意,把自己能快樂的活下去也當成是上帝的恩賜。她一直繼續作老師,暑假就自己修課,1945年拿到美國大學學位,1960年、她45歲時她又拿到教育碩士,47歲時起她開始擔任教授,她又先後拿了一個地理碩士和地理的博士,當拿博士時,她已55歲了。
1983年,她有機會去非洲宣教,當時她已66歲 (瑪利亞修女此時已退休兩年了)。迪羅斯修女覺得,上帝的旨意是要她去那兒奉獻,於是她去了肯亞,一直到她80歲才由肯亞回來。她覺得她完全完成了從小的夢想和志願,此時她再去考第二個修女的考試,得了滿分的美好成績。
由她們的一生,我們幾乎可以斷言,除了基因不同之外,她們教育程度是影響老人癡呆症一大因素。世界各地的科學報導都強調,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受較少教育的人不易患此病,所謂教育程度,是指一生不可放棄求新知的態度而一直努力學習。
另外一個因素,是患有憂鬱症的人更容易得老人癡呆症。最近的腦神經研究報告更證實,長期患憂鬱症的人腦子也會慢慢的縮小,幾乎可以說是老人癡呆症的早期,所以有長期憂鬱症的患者一定得極早就醫。現在的抗憂鬱藥比早年的藥進步許多,又可預防老人癡呆症,不是一石二鳥,何樂不為?
下面再介紹幾個可敬的修女故事。波迪娜修女在
85歲時因多重心臟病過逝,波迪娜具有碩士學位,擔任小學和中學老師共28年,她在81、82和83歲都去考過修女考試,每次都得高分,她關心人,和她對話從來都是非常地你來我往,完全不似瑪利亞修女。但是當解剖她的大腦時,居然看到很多結子,明顯的有老人癡呆症,結子多過瑪利亞修女,只是奇蹟似地這些結子都在主要腦功能的外圍,由於她心臟病的突發,才掩蓋了未來症狀一定會發作的老人癡呆症。
永遠為世界祈福的瑪麗修女
瑪麗修女出生在1892年的美國費城,她是11個兄弟姐妹的長女,父親是製帽工廠的工頭。父母是由德國移民來美的,母親在生第11個孩子時遽然難產去世。瑪麗當時才13歲,就得擔負很多家事,從15歲起,她就開始擔任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到她20歲時,她也已擔任過3、4州的小學老師了,那一年,她也正式成為修女。
同年她的父親過世,她得到修道院的同意,特別回家趕到父親身旁,父親才嚥下最後一口氣。瑪麗修女後來又教了7、8年級共42年。72歲以後,她開始作半工,幫助別的老師,一直到84歲才正式退休,但是你如問她何時退休,她會笑著搖頭說:「我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退休。」
瑪麗修女一直到91歲才住到這養老院,她仍然繼續幫助其他不太能動的修女,她替她們洗碗盤、提醒她們何時服藥等等。她也用世界地圖或是地球儀來祈禱,她每次指著不同的地區分別祝福那裡居住的人們,她甚至會分好幾天,來作這個祈福的工作,她手上拿著放大鏡,閱讀報紙和不同的書籍,永遠關懷所有這世上的人們。
在1990年,她98歲時,她決定將自己的遺體捐作醫療實驗,她那天作完決定,就寫信給家人說那是她一生最快樂的一天。當史南登教授提出捐大腦解剖時,她等不及史南登教授講完就準備簽名。她101歲時仍然順利通過修女考試,甚至短程記憶都超過普通人,102歲後她變得安靜、沒有活力。不久她就得到腸癌,醫生給她吃藥,她不說自己痛苦、這藥她不想吃,或是吃也已經對病體沒用了。她只說:「會不會因為吃藥而晚去了天堂?」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她死時體重只有70磅了。
令人驚訝的是,當醫療小組解剖她的大腦時才發現,她的腦子早已縮得好小,到處都是打的結子,但是在新大腦皮質內卻很少打結,而且完全沒有中風過的跡象。至於她為什麼沒有露出老人癡呆症的任何症狀仍是謎。是不是一個人一生都是為眾生服務,而幾乎忘了自己的疼痛和不適,所以表現在外在的行為都處處流露出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而使外人不能輕易查覺癡呆症的症狀。
不過,從這些修女的研究報告,可以令每個讀者都對未來的人生更有明確的方向,知道原來年老和病死是最自然不過的事,尤其是處在如此戰亂的時代,能夠年老,本身就是很可貴的幸福了。
看完此書,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恩和惜福。這些修女的故事,不只讓我們對老人癡呆症有更多的了解,這些心中永遠有愛的修女,還教導了我們利他絕對是可以自利的,幫助別人的同時實在是也成全了自己。
婆婆是家中的獨女,事親至孝,生前健康時,常提起自己母親在臨終前幾年,一直因患猜疑症而受盡折磨。婆婆常對我提起,身體什麼地方都可生病,就是腦子不能壞掉,沒想到後來自己也得了老人癡呆症而過世,想她老人家在天之靈,看我寫完這篇文章一定會十分欣慰的。
乍驚老來悲?終悟老來喜! 左四臧 12/30/2012
(前言)
亲爱的同学:
2012年眼看即将结束,不论这一年里我们是丰收连连大喜大乐还是遭遇不顺有伤有痛,好歹它已经到了尾声,让我们潇潇洒洒与它挥挥手道个别。
附上一篇今年八月所写的小文,有空时打开看看,就当是我在和你坐在一起闲话聊天。举办一次盛大同学会固然很好,但要劳累辛苦好些老同学,而真要亲身赴会也相当不容易;这回黄雪兰为大家 开辟了这么好的一个空旷园地,我们可真该一同耕耘,一起收获,好好的利用它,享受它!
祝我们用崭新的心情,崭新的态度,欢欢喜喜的迎接崭新的2013年!
左四臧
乍驚老來悲?終悟老來喜! 左四臧 12/30/2012
(正文)
從初中起就被同學以‘老左’相稱,老字伴我活過了大半輩子因而我對它既不陌生也不敏感。
由於先父思想異常開放且天性豁達處世淡泊,他對子女的教育採取的態度是無為而治,方式是聽其自然順其發展,從未在意過孩子念什麼學校考什麼成績拿什麼學位。因此我們家六個兄弟姐妹從小念書就沒有要拼命用功考高分進名校的壓力,一個個上學校關心的不是課業成績而是玩耍看閒書交朋友。至今還記得小學三四年級時我就成天捧著連環圖畫書和雜七雜八的小說狼吞虎嚥囫圇吞棗;都是比我大好幾歲的哥哥姐姐借/租回家來看完後得趕時間還的書。看得又快又多,大多書名都記不得了,比較有印象的是意難忘,聊齋,水滸傳,二十年目睹怪現狀,官場現形記 等中文書和好像是成套出版的白紙封面上只印了黑宋楷體書名的西洋翻譯小說諸如咆哮山莊,簡愛,傲慢與偏見,罪與罰,基督山恩仇記,塊肉餘生錄,雙城記,卡拉馬佐夫兄弟等等。
至今還記得有次過年跟了母親到舅舅家玩,等著開飯時一個人找了間空房從書架上抓了本翻譯小說看著,書名現在記不得了,可能是紅與黑什麼的。已經是大學生的四表姐回到她房間拿東西,見我入神的在看書就看了看封面書題,之後有點驚詫的問我看不看得懂,我當然說懂卻覺得她問得多餘,心想要是不懂怎麼會看。當時她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多少年後我才悟到四表姐當時為什麼那樣問和那樣笑。可能也就是那些閒書看得太多太早,自小就懵懵懂懂的從書中見識了許多人間善惡世情冷暖,也很小就裝滿了一肚子自以為是的老成世故,加上生性愛說愛動,與同學朋友之間的言行很自然的就顯得特別老氣橫秋。 念初二時同班同學鬧著玩大家互相取外號,「老左」理所當然的就被加諸于我,從此年方十三的我就開始老了。
回顧一下,儘管從小就被叫老了,年輕時可一樣都沒少的做了許多只
有年輕人才想做愛做敢做的事。 甚至於,反正一直就是老的也一直敢做自己愛做想做的事,始終沒怎麼把老和不老的分界看得那麼清楚。比較不在乎眾人都畏懼萬分的老字,從來不避諱年年增長的歲數 ,雖也有女人天生的愛美虛榮心,卻並未費神努力駐顏妄圖永保青春。 說老實話,大半輩子靠上班掙錢度日維生,沒有也捨不得花大把銀子去填那無謂的無底洞。
就這樣與老字相安無事和平共存了五十多年,言行舉止從不考慮它/ 將就它, 或覺得必須與它妥協; 中年以後甚至有點沾沾自喜的以為對它有先天抵抗力。 直到2010年底,還是工作持家解決正事之外,吃喝玩樂炒股旅遊,生活過得逍遙自在豐富有勁,完全不覺老之將至 更遑言老之已至了。
然而不知怎的,進入2011年後,心情突然變得莫名的低落,做什麼都覺得沒意思提不起勁,自己該做的正事會身不由己的一再拖延,對義務從事多年無從退休的公益事業的職責,和對至親好友的交誼承諾,由於心知不能逃避會勉強履行,但明顯感覺承受著極大的壓力,並感到前所未有的艱辛。另方面,從小就大而化之糊塗健忘的習性變本加厲,經常丟三落四的毛病癒趨嚴重,明明在手裡正使用著的器物一轉身就會不見,成天花時間費力氣找東西令人非常沮喪懊惱。在那之前我一直活得輕鬆逍遙,從來不知壓力為何物也極少煩憂動怒,見到別人動不動就抱怨有壓力,心中不免覺得他/她們小題大做庸人自擾,欠缺成熟不夠灑脫。
開始感受壓力沮喪之後,我對人對事對物的看法也變得非常灰暗消極。打開電視新聞聽見的都是些打打殺殺/經濟滑坡/政治爭奪,要不就是地球暖化/地震海嘯/苦旱嚴冬,種種人禍天災不斷發生沒完沒了。看著生厭卻無能為力的大環境實在是非常混亂無望令人沮喪。關上電視停看新聞,則眼見至親好友中也接二連三發生一些讓我憂煩卻愛莫能助的情況。再看看自己寄生存命的身軀,血糖血壓膽固醇相繼飆高,視力精力腦力則快速減退;每次體檢後上網查看各種名目繁多內容複雜的測試指數時,心情反應就像當年在大學時平常不用功,期考過後站在佈告欄前查看成績時一樣,心虛焦慮忐忑不安,見到低落難堪的分數後又不免羞愧交加後悔自責。這付老舊皮囊恰似一輛經年超載使用已久的老破車,大大小小各種零件輪番出故障得經常送車廠檢修,知道沒法汰舊換新還得小心維護繼續對付著用下去,心中充滿了極端的無力感。
於是越來越覺得前途灰暗生命乏味,實在不想在這個破敗汙糟的地球上久留。 存了點雖未蓋棺但該論定的心思,還默默把自己的過往平生冷靜完整的回顧了一番。客觀主觀的給它掂了掂斤兩,覺得不論是于公于私論質算量都還馬馬虎虎過得去,也就十分感激冥冥之中上天待我相當不薄, 給我安排的小命不算坎坷。雖然1993年秋生了場癌症著實受了些皮肉之苦,但當時的我才臨近五十,身心狀態健朗堅韌,熬過切剮燒炙毒鳩諸刑(surgery, radiation & chemotherapy三段全套)之後又是生龍活虎般酷女一名,活蹦亂跳的又過了將近二十年。如此這般越思量越知足,沒有十分想彌補的遺憾或非常想填滿的缺陷,更沒有什麼萬般捨不下的眷戀。
因此,雖然為了不想讓家人過分難受難辦外加難堪, 而不至於馬上找把手槍飲彈自盡, 或一頭栽進後院游泳池裡溺斃,卻打心眼裡對人類世界灰心,活得很沒勁很無奈也很不耐,原來愛做的事像園藝裁縫手工活都懶得做,連每日飯菜都不想料理,中午經常下一小碗麵條放一大把青菜就解決一頓,晚上為了照顧老伴Bob不得不隔個三兩天煮鍋省事量大的紅燒肉咖喱雞什麼的應付了事。 幸好Bob吃東西不講究,會在冰箱裡搜羅冷飯剩菜,拼成一盤和菜蓋飯微波果腹。 即使實在沒有現成熟食,他也會烤個凍pizza 或 煮點spaghetti 解決一頓。 我原來喜歡常跟親朋好友來往, 也變得不想出門甚至連電話都怕打。白天昏沉懶散的上網下網隨便混混,或樓上樓下磨磨蹭蹭,晚上則多半坐在電視機前磕瓜籽吃零食看韓劇。明知除了少數例外,韓劇劇情大多重複老套荒誕無稽,人物角色誇張虛假淺薄粗鄙,演員乍看雖是俊男美女,細看卻是多方加工整形美容後的塑膠面具,一個個金三李四都長著一張張似曾相識的臉,看了多少戲卻老是分辨不清誰是誰。論演技則是把樣板式的笑容苦臉怒目淚眼, 視劇情進展依表情需要, 機械化排列組合後重複使用,看多了既無趣又膩味。即便如此,每晚還是邊打瞌睡邊揉倦眼,苦苦熬到實在撐不住了才關機睡覺。明知這樣做對健康不好,但不這樣做則上床後往往會胡思亂想輾轉反側, 久久難以成眠。 那樣活著很辛苦很無奈也毫無意義,於是衷心希望突然發作個心肌梗塞或腦充血之類受罪不長但可迅速致命的病變,讓我好心安理得利利索索的趕到西天報到。
就在那種精神狀態之中,還是強撐著做了好些可能看在外人眼中很帶勁的事:四月和Bob 參加老友召集的旅行團到山東河南作了十幾天起早爬黑趕路排隊的文化之旅,團散後又帶著從未去過臺灣的Bob 利用小三通邊玩邊走經廈門金門到臺北,然後又自助自駕行到花東太魯閣玩了幾天。 六月和兩個妹妹一起飛到Honolulu去看望大姐,在Hawaii 停留了十來天。 九月初先單身跑到貴州雲南四川辦了些有關健華圖書館的事,然後在成都接了先後飛到的Bob 和女兒Jenny,全家三人一起到九寨溝黃龍去玩了幾天,送Jenny 獨自先飛回美國後和Bob到上海辦事訪友再到北京辦事旅遊然後回家。
Bob 和 Jenny 父女倆都不會中文又不熟悉中國國情,帶他們一起到中國自助旅行並想讓他們玩得盡興其實是很辛苦的事。 結果他們固然玩得很滿意,可也把我累得夠嗆。 回到家後又接著過一連串的節日,感恩節,耶誕節,新年 都打起精神強顏歡笑過得有模有樣。 到了舊曆新年,為了湊兩家老友之興還遠道開車相聚一堂,忙碌的弄了頓豐盛的年夜飯並且還熱鬧的歡慶了大年初一。接著又和其中一家一起飛到坎昆(Cancun, Mexico)去渡了一星期假。 別人看我臉上有說有笑,嘴裡吃香喝辣,陸上走著天上飛著,過得真是得意風光,很難想像我的心情其實非常低落陰沉,空虛麻木之余還摻著莫名的不安和焦躁。不要以為我在存心裝假做戲扮演雙面人,沒有那個必要,當時只是自覺心情異常很不對勁,因而特意安排必須履行的節目, 逼著自己提神用腦出門活動與人周旋。現在回想,可能那都是下意識出於本能的掙扎,幸虧周圍有那麼多親愛忠誠的親人好友與我為伴,讓我有所攀附不致跌到谷底永劫不復,也深刻體會並感激他們的情誼。
長久以來生活周遭直接來往間接聽聞的親友中, 有好幾位多年為抑鬱症(Depression,亦譯為沮喪症)所苦,有的接受治療已經痊癒,有的時好時壞斷斷續續的看著醫生吃著藥,有的久治未愈但是受不了藥物副作用退而放棄治療閉守家中低調度日,更有的不願承認有病拒絕問醫求診, 獨自承受時有時無的症狀煎熬。 我們這個成長背景相仿生活經歷類似的年齡層似乎特別容易遭受此病侵襲,而抑鬱症又常常是腦退化症的早期朕兆(注1: Alzheimer’s Disease, 阿茲海默氏症-過去亦稱老人癡呆症,按香港醫務衛生署建議改為腦退化症以下簡稱AD)三十年前先父于八十歲時開始嚴重失憶腦力衰退被診斷罹患AD六年後以肺炎發作棄世,最後一兩年他自己和身邊照料的親人都很辛苦。心裡本已存有罹患AD的陰影,再思忖著最近幾年快速下滑的腦力和記憶力,向來大膽無畏萬事不愁的我也不禁擔起心來。害怕是否已被折磨人且無藥可治的慢性老年病AD纏身。
不願這麼心身交瘁辛苦掙扎的過下去,也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是哪裡出了什麼毛病。 今年初春節過後到Kaiser Permanente 去看了我的主治醫生Dr. Aurora,把生活情形/心身狀況/記憶力明顯減退和對可能罹患抑鬱症或AD的疑慮告訴他,並要求作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 他很有耐心的跟我詳談了二十來分鐘,初步結論是我很可能像他許多其他老齡病人一樣患了抑鬱症,但他是內科醫師不能確診抑鬱症/失憶症(Dementia)或AD等病症,隨即給我定了一個老年症專科醫師(Geriatrics specialist)的診約並要我先去Lab 驗血和接受腦部CT 掃描。我注意到他特別指示驗血時要檢查Vitamin B-12的含量。(後來看資料知道缺乏Vitamin B-12可能導致記憶力減退)
做了Lab 驗血和接受腦部CT 掃描,四五天后依約去見老年症專科醫師Dr. Malik. 先來了一位護士給我做了一個約十五分鐘的性向態度/認知能力/運算力和短期記憶力的綜合測試。自小念書雖不用功,但考試答題可難不倒這個身經百戰沙場老兵,小菜一碟從容解決可也。 一邊作答還一邊暗自留了點神算了算分;性向態度無所謂對錯照實回答就是,認知能力全都對答無礙,運算題目相當簡單雖然數學向來非我所長仍覺90%有把握,短期記憶力大約75-80%能答上。
然後Dr.Malik拿著我的病歷夾進來,一邊參考著我的驗血報告/ CT 掃描與腦力測試結果,一邊跟我問答交談。她看來四十出頭,態度誠懇親切,言語簡潔清晰,跟我談得還算深入,她告訴我驗血報告和CT 掃描結果都沒顯示生理病理異常因素,認知能力沒有問題,短期記憶力衰退程度與我年齡大致相符,但說明抑鬱症種類複雜,參考生理病理因素之外,面診時交談與觀察才是診斷主要途徑。結果她確診我患有非典型抑鬱症(Atypical Major Depression),開了處方並建議即速開始服用低劑量抗抑鬱藥Sertraline HCL(屬於SSRIs /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是最常用的antidepressants之一),要我治療三周後再去看她,然後針對藥物反應及療效,調節劑量或改試他藥。她一再強調藥物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同時建議我考慮開始接受心理治療,可為我代約見心理醫師。聽她的口氣,抑鬱症在老齡人群中是常見普遍的病症,只要及早診療配合調整生活方式起居飲食,迅速治癒或減輕症狀都不難。
這次的診斷結果好比當頭一棒錘敲過來,把老字這個名詞動詞兼形容詞化成根鋼釘硬生生扎進了我的腦袋。頓然醒悟自己不但已是不折不扣的老人,而且還是個患了抑鬱症的老人。固然不免悲從中來,但因為至少弄清了尚未過早罹患我最害怕的AD,心裡居然也有點如釋重負的歡喜。走出她診療室後順便到藥房配了處方藥片,打算回家就開始吃藥。
回家後打開服用須知,發現該藥可能有的副作用相當厲害甚為可怕。對此我早有聽聞,這回才直接認識。 從來對藥物尤其西藥看作雙刃利劍,抱著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則少用的原則,譬如我從2008年就被確診為患有糖尿病,但一直用減輕體重調節飲食和增加運動等做法,把血糖控制住而免于用藥至今。此番既已證明並無明顯生理病理異常因素,愈發不願貿然吃藥,就再度上網查看Wikipedia, Medline,把有關診治depression, dementia, memory loss, Alzheimer’s Disease 的文獻儘量多看了看,其中有一篇文章給我很多啟發,乃決定暫緩吃藥,先試著從多方面自行療養半年觀察後效再斟酌下一步。(注2:Prevention for ALZHEIMERS by Gary Small, M.D., Director of The UCLA Center on Aging. HTTP://drgarysmall.com)
接著一連數天認真回顧全盤反省了平生所有來自外界的影響因素,和自身反應的行為心態。潛心靜氣解析整理後,歸納出以下結論和面對餘生的方針:
1. 處世 -- 對無力改變的大環境少聽少看,不必杞人憂天自尋煩惱。中共貪腐臺灣政壇等醜惡鬧劇固然可惱,地震海嘯傷人損物固然可憂,順手按鍵關機轉站可也,不必憤怒傷悲自損脾肺。感到心身腦力記憶衰退等老化現象時,坦然接受慎戒懊惱。不必跟同齡友朋相較,也不要動不動想當年跟自己的以前對比。
2. 律己 -- 承認並接受外在因素和逞強天性加諸自己的身心負荷已經累積太多,滴水穿石終於超過承受飽和點的事實; 今後得徹底收斂自以為是不倒翁的自負心態和逞強作風。用了近70年的老汽車至今還能發動馬達開上路,就已經該謝天謝地; 別說還不是,就算是Mercedes Benz也不能當成新出廠的Honda Civic到處開著兜風任意跑。今後得仔細維護認真保養這輛無從取代的寶貝老車, 謹慎小心省著用。 要具體做到並不難,每天起床時必得先摒除貪多喜大之念,只選定一件可以立即開始著手的事,然後就心無二念專心從事輕鬆進行,能完成固然很好,做不完也別著急第二天接著幹就是,絕對不勉強這輛老車超載負重,凡事享受過程就好,不須計較進度和結果。得對別人負責或有限期的正事排前面,玩耍消遣的閒事靠後站。以往把費腦筋不愛做的正事總要一拖再拖, 直到限期臨頭才拼命趕工, 其實是最愚蠢的惡習; 那樣做不但給自己製造了不少不必要的壓力,更時常由於慌忙趕工沒能把事情做得更扎實更穩妥。 譬如每年四月十五日是申報所得稅的限期,但我總是拖延到四月十四日才趕著草草申報一份自動延期申請表form4868把報稅期限延遲到八月十五日,這一來雖然暫時過了關,其實是把受報稅陰影籠罩的時間延長了四個月,拖到臨近八月十五日時再度煎熬一番才又從頭來起,結果不但多費時間多費事,還給自己增加許多原可避免的壓力。今後真的要虛心學學老伴,把該做的事情早早解決, 然後再輕輕鬆鬆無牽無掛的去做好玩愛做的事。
3. 待人 -- 抑鬱症雖然不是傳染病,看來它在至親友朋之間互相有很大的影響。有幾位久困沮喪愁城抑鬱不能自拔的朋友往往會不時發個email或打電話來向我傾吐苦水自怨自艾。承他們看得起把我看成近便的避風港或當作堅實的拐杖,需要時就進來躲一躲拿去撐一撐。多年來我總是來者不拒,儘量加以開導勸慰,至少也能耐心傾聽適時回應一兩句給他們打打氣。反正只要花點時間用點精神, 就能給他人一點溫暖鼓勵, 是利人不損己的小事,很自然的樂意為之從來不以為忤。這回受到教訓方才明白,每個人對壓力的承受能力雖高低有別,但日久天長點滴累積終會達到飽和點。 人與人之間,親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近如配偶愛人朋友,交流來往應該是給取均衡雙向互動,如果一方自縱自棄不圖自強,持久依賴對方抒壓解憂,結果可能兩敗俱傷。 在待人方面,以後不再鄉愿因循濫充好人,對待真心關愛的親朋在撫慰之外得認真勸諫,如勸過一兩次不起作用則遠之可也,泥菩薩過江自身已是難保,無力再效法媽祖普渡眾生。今後應該多跟樂觀積極的人聚會活動來往相與,少與悲觀消極的人網上空中無謂周旋。
4. 生命 -- 以往仗著老天賞賜的強健身體和充沛精力,正業閑耍公差私使往往隨興所至任意而為,錯把浮躁輕率當成豁達瀟灑,對己待人應對事物時常草率從事恣意鋪張(這裡指的不見得是物質錢財的鋪張而是心態行徑的貪多喜大圖求近功)很少專心執著持恒存毅認真鑽研精益求精;結果碰過沾過略知皮毛的事物雖多, 但精通熟為的本領卻沒有一樣。雖然並未存心藐視生命, 卻渾屯懵懂如盲者夜行般走過了大半輩子,沒有看清生命的脆弱與寶貴,未曾給以應有的珍惜和尊重。 經過這回的教訓和醒悟,學會把今後的時日看作再世重生,得認真平實的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刻。平時要自律自制安寧本分的過生活,病時則對症求醫之餘平心面對生老病死自然現象,一切盡其在我之後聽天由命。老軀用到後來使用值抵不過保養耗費時就無怨無憾的處理掉,現在就及早備好醫囑,選擇臨終時最低救治,則將來不致進行多餘醫療措施延長無意義生命,徒然耗費資源多受罪並增加親人子女心身錢財多方負擔。
5. 生活 - 以往凡事不願提前計畫怕受約束,退休前每天必須上班沒出什麼問題,但從退休後沒有必須按時履行之事,變得生活不節制起居無定時。成天缺乏目標毫无重心的東摸摸西碰碰,,日子過得混亂散漫沒有規律。白天很快的混過,到了晚上檢點一下總發現沒做成任何真正想做該做的事,不免懊惱又慚愧。 長久如是惡性循環, 結果把心情越搞越糟。以後不再心猿意馬遊移不定,擬下一份宽鬆簡單的生活時刻表,把眼光收近每天只安排一件事情,踏實有恆的照表行事。平時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飲食顧及健康注意營養,並堅持適度鍛煉腦力和身體,隨時保持心情愉快態度樂觀。
6. 追求 - 從小到大用「我的志向」「我的興趣」為題作作文寫周記次數多不勝數,往往寫得天花亂墜誇大其詞,其實都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敷衍老師應付功課而已,從未認真立下志趣然後鍥而不捨的追求。如今這六九老嫗雖無緣踏入空門不比入定老僧參透佛偈,但到底在紅塵裡混跡了大半輩子,終於認清了最能讓自己做得高興的事,也明白了持久的快樂無須外求,耐住性子把愛做的事情長久做下去就成。 今後有閒時不再像無頭蒼蠅般到處亂瞎飛亂撞,定下心來只做兩件最喜歡做的事就行 – 戶外動手耕地和室內以筆耕心。南加州終年陽光普照不分四季,涼快時到院子裡蒔花種果,天熱時坐在屋裡寫寫文章就能把日子過得無窮快樂。
7. 實行 – 其實前面那些想法過去也不是沒想過,但是偶發性不著邊際紛亂無章的念頭總是想過就算了,沒有強大動機將之付諸行動。高中國文課本曾有文章論述知與行,認為國父孫中山主張的知難行易之論比王陽明闡揚的知行合一之說更為合宜合理。而區區在下的體會卻真真是「知易行難」,今後最須努力之處無他,就是得認真有恆的實踐心之所思念之所至,不能再知而不行唬弄自己了。
方針既定,決定重整心情再世重生。過往的六十八年權當作他生前世與我今後時日不再相干。其中美好歡樂時刻即使不特意追緬仍舊會不期而至浮現眼前,而不多的一點艱難苦痛片斷也可能偶然悄悄湧入腦海;反正由不得我那就聽其自然隨它去來。
這幾個月來儘量少胡思亂想多勞動四體,把每一天過得儘量簡單適度充實,果然心境越來越開朗情緒越來越輕快。現在回頭再看過去那段低潮晦暗的日子,真是恍如隔世,既覺不可置信,又不免仍有餘悸。
以上所寫的這一場個人老來經歷,給我的震撼既大且深。好不容易從那個莫名其妙陷進去的低谷裡掙脫出來後,覺得為了下述幾項考慮該把一些思緒和感悟整理清楚用文字表達出來。
一則如今記性太差再怎麼要緊的事物轉身就忘,想給自己留下份備忘錄,萬一再次抑鬱來襲迷航臨淵時,可以溫故知新儘快脫出困境。
二則想把這段經歷的來龍去脈完整理智地向特別關心我並可能為我擔了心的親朋說明白。其實從今年二月訪醫診病後,曾在電話裡或面聚時分別和幾位至親好友大致說了說這件事,但我一向樂觀外向愛活動,即便在抑鬱籠罩下也未曾耽誤正事且仍舊活動有加,沒有明顯表露過一般人對抑鬱症患者常見的典型症狀,而沒經過深思整理的順口扯聊不免片面而紊亂,讓人聽了可能弄不明白不能置信或放不下心。
三則這篇文字細述了一個老年初發抑鬱症患者親身經歷的病例。是患者問醫診斷後, 因避免吃藥潛心反省,再三思考出來的自療對策和過程。至今認真自律的照著既定的方針生活已經十個多月了,感覺已完全脫胎換骨仿佛已再世重生, 最明顯的改變是日常坐在小凳上在後院裡幹園藝活的時候,重新又會拉開嗓門接二連三的練唱特別喜歡的歌,越唱越開心不能停口。 這是以前愛做常做的事,後來有一年多難得踏進後院當然不再唱歌,在屋裡也多半噤若寒蟬沒興致開口。 抑鬱症在老年人群中為數不少,其種類繁多分類複雜且隨患者心理生理其他因素影響而病因症狀各異,診療方式與療效也各有千秋,我無意鼓吹免用西藥自行除疴,只是野人獻曝把個人經驗敘述出來作為參考。
習作律詩一首,聊以自述自勉,並與所有同趨老境並對失憶/抑鬱症或AD 懷有疑慮的朋友同識共勉之。
老來悲喜吟
洶洶老至奪意氣, 鬱鬱悲襲挫精神,
疑得腦衰難治疾, 問醫赴檢探究因,
診斷罹患抑鬱症, 此病常向老齡尋,
處方開藥循常規, 藥到病除不必畏,
欲遵醫囑服成藥, 奈何副效凶難料,
深省長思解心結, 振作自強求病歇,
從此自律謹慎過, 欣然再世度餘生,
老來悲喜何須论, 知足常樂惜天恩。
版權聲明: 本篇文章版權為作者所有。歡迎任何非營利性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加删改全文轉載或轉發以廣為流傳,但使用時請務必注明出處。 作者 - 左四臧
Copyright December 2012 by Angela Lew All rights reserved
在下生父姓左名潞生,生母姓臧名锺一,眾子女中咱排行老四,得名左四臧。
先父早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留學法國研習世界各國政府/政治/行政法/憲法,
浸润西歐人文鼎盛科學发达社会長達八年(1928-1937),飽受自由平等民主開放風氣薰陶。 他秉性豁達開朗,思想淡泊清高,返国之後用其所學終身從事教職,授课著述引以為樂。他認為男女結婚生育子女夫妻都有功勞,正好先母姓臧,寓意於善,所以把妻子的姓也用在兒女的名字之中。再者男女一視平等,故男孩女兒不分性別皆以排行命名。 這樣做不但公平而且省事,可說是一勞永逸。我們家六個兄弟姐妹依次是左大臧(兄),左次臧(姐),左四臧,左五臧(弟),左六臧(妹),左七臧(妹);三臧從缺,因為很小就在抗戰時期醫藥缺乏因病夭折了。臧字比較罕見,常有人把它念/寫成唐三藏的藏,我就跟他們說,三臧被戴上草織唐僧帽,老早就到西天取經去了。
為子女命名如斯,乍看似乎簡單,其實不但经过深謀遠慮,并且蕴藏不少玄機。小時候我們曾問如何為第十一個或更多的弟妹命名,老爸笑說他雖然喜歡孩子,覺得多多益善,但深感不可過分累苦母親,計畫過最多養育十個子女,萬一超出計畫,也已經胸有成竹備有良策 -- 中國傳統歷來使用的陰曆每個月二十九或三十天,每一天都有個代字,十一日代字為‘真’,十二日代字是‘仁’...等等,都是寓意甚佳的字,可以順序用來取名。此外,老爸還說,他與母親結婚也是看中了她的姓,換成姓王,姓馬或姓牛的女士,再怎麽美好可愛他也不會娶她。想想看,家裡孩子若取名為大王,二王,三王,四王,左家豈不成了梁山泊紮寨為營聚眾稱王的強盜窩了?大大不妥! 若娶姓牛姓馬女子為妻,則一家眾孩兒冠上母姓,以大牛,二牛,三馬,四馬命名也實在不登大雅,萬萬不可。還有,中文橫著寫,舊式念法是從右至左,新式念法卻是從左至右,我們家孩子姓名可以左右逢源,怎麼念都一樣,別致響亮意義明顯。聽老爸那麼一番說笑解釋,真是既高興又佩服,覺得他不但思路開放創新,邏輯慎密明晰,還十分有趣味和幽默,也就更加喜愛‘左四臧’這個父母給取的好名字。
念初中二年級時年方十三,即以行為老成持重,言語老氣橫秋,在班上德高望重,贏得同學們以老左尊稱。從此以老左為名行世,欣然自得至今。 現在真正步入老境,老左之稱更像雙舒服合腳的舊鞋,穿得合意順遂心安理得。
念中學時英文程度不怎麽樣。雖然常看美國電影,但要跟上劇情發展,必得全心贯注看中文字幕,耳裡雖聽著英語對白,無異于鴨子聽雷,全是沒有意義的噪音,根本進不到腦子裡。另外雖也常聽美軍電臺播放的英文流行歌,主要是跟時髦趕熱鬧,聽的是曲調勁道,歌詞則一知半解懂點就行。 反正進台大外文系之前,沒有跟活生生的洋人面對面用英語講過話。
大一英語講師 Mother Josephine 是一位祖籍為愛爾蘭的天主教美國耶穌會修女,只見她頭髮被雪白挺括的修女规服頭巾包罩得一絲不漏,不知是否髮色如金。但看那雙犀利如鷹碧藍似海的眼睛和那巨如懸膽的隆鼻,絕對是位如假包換的西蠻鳩舌之人。她不諳漢語發音,無法在授課時點叫學生中文姓名,乃決定第一堂課時為所有學生各取一英文叫名,以後可在課堂上使用。遂在黑板上男左女右分成兩列,按字母順序寫下數十個天主教常用教名,由各生逐個起立自選其一。
不巧在下當日進課堂較遲,離後門較近出入方便且不惹眼的好位子都已被先到同學坐滿,只好坐在前頭。尚未把洋人老師那一番嘰裡咕嚕迅速流利的美式英語聽得十分明白,就已經被她纖指點到,得起立自選叫名了。幸好咱家從小練就大敵當前面不改色的氣概,腦袋瓜也還算好使,臨到緊急關頭時,往往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履險如夷從容過關。當下不慌不張昂然起立,鎮靜自若的眼望黑板,從A往下逐字掃描,很快就瞧到個雖然沒見過,但可能跟天使有點關係的名字Angela。 三個音節的字,默念起來雖略為有點繞口, 但還不至於舌頭打結,聽著雖說不上音調鏗鏘,倒也還抑揚有致;六個字母寫起來也不怕太長太費勁,腦子裡飛快的轉了轉,迅速盤算了一下,覺得那名字挺好;更何況還有指望不須上教堂就能跟天上使者攀上點親,於是速戰速決不再遲疑,當機立斷選定了它。
不巧在下當日進課堂較遲,離後門較近出入方便且不惹眼的好位子都已被先到同學坐滿,只好坐在前頭。尚未把洋人老師那一番嘰裡咕嚕迅速流利的美式英語聽得十分明白,就已經被她纖指點到,得起立自選叫名了。幸好咱家從小練就大敵當前面不改色的氣概,腦袋瓜也還算好使,臨到緊急關頭時,往往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履險如夷從容過關。當下不慌不張昂然起立,鎮靜自若的眼望黑板,從A往下逐字掃描,很快就瞧到個雖然沒見過,但可能跟天使有點關係的名字Angela。 三個音節的字,默念起來雖略為有點繞口, 但還不至於舌頭打結,聽著雖說不上音調鏗鏘,倒也還抑揚有致;六個字母寫起來也不怕太長太費勁,腦子裡飛快的轉了轉,迅速盤算了一下,覺得那名字挺好;更何況還有指望不須上教堂就能跟天上使者攀上點親,於是速戰速決不再遲疑,當機立斷選定了它。
那個年代中英文音譯用的是 Wade-Giles Romanization System, 左姓拼成為 Tso ,從此只要使用英文或跟不會說中文的人打交道,就以 Angela Tso 為名。後來到了美國,陰錯陽差糊裡糊塗嫁了個姓劉原籍廣東臺山的華僑;臺山話把劉念成陸,英文再音譯為Lew, 既入美境乃隨其當年之俗,女子婚後必改冠夫姓,Angela
Lew 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變成我後來大半生的法定姓名了。 家中那位良伴 Bob (Robert
Lew) 初離繈褓即隨母親移民赴美,從小在Boston 長大,只會說英語,他的中文名字是劉偉男,人如其名高大魁梧有男子氣概,但是連劉字都不會念/寫,當然就只能用Angela 或 Angie 稱呼我。
這幾十年來美國女權高張,現在許多婦女婚嫁之後仍保持原名不再改隨夫姓,可喜可羡。其實比較起來,我遠遠更喜歡那個父母親精心選取,自小愛用多年且甚有意義的中文名字,奈何生不逢時天命難違,那麼喜歡的中文名字從此就被撂開閒置束諸高閣時運不濟夫復何言!
這幾十年來美國女權高張,現在許多婦女婚嫁之後仍保持原名不再改隨夫姓,可喜可羡。其實比較起來,我遠遠更喜歡那個父母親精心選取,自小愛用多年且甚有意義的中文名字,奈何生不逢時天命難違,那麼喜歡的中文名字從此就被撂開閒置束諸高閣時運不濟夫復何言!
幸好,那口氣歎得並不算太長,比起當年王寶釵苦守寒窯十八載還短少一年。打從1966年赴美,‘左四臧’就在冰箱裡冷藏了起來,直到1983年夏,由於工作和其他因緣,我開始經常前往中國大陸,走訪全國各處。頭十五年主要是到國內一些大學圖書館作報告開會辦培訓班,到1989年與加州北嶺州大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幾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創健華社以後,工作對象逐漸轉移到鄉鎮地方政府和公共圖書館。但不論如何,只要一進中國門,不管到何處辦何事見何人,我都又做回了‘左四臧’。三十年來跑了三十多次,每次少至三星期多至兩個月,除了少數幾次是出公差有津貼之外,大多是自掏腰包買飛機票,有時甚至得自己解決食宿。至今孜孜不息樂此不疲,我想除了能為中國圖書館事業和為提升農村百姓的知識/文化盡點力量之外,能讓‘左四臧’解凍還魂,找回以‘左四臧’行世為人的感覺,也是寶貴難得的精神報酬吧!天命固然難違,世事還更難料,您說說看,這可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古人有言「大丈夫立不改名,行不改姓」,在下雖非大丈夫,且已多年使用三個名字並行于世,但此番見到台大外文系66屆校友新建的tdww66.com 網頁上及老同學發來的email list 中,誤將左四臧列成「左世臧」,想必是某位手民之誤。 沒什麼大不了的關係,略用阿Q心態還可把它解釋成「左姓人氏,世間至善」,字面文雅含義堂皇,還真是個不賴的好名字。可惜它發音甚为困難,非常不易念得準確。不信您試試,頭尾兩個聲母皆為Z (ㄗ) 的左臧二字,中間夾上個得卷好舌頭再慢慢發Sh (ㄕ)
音的‘世’字,可真比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還難。否则以敝人貪得喜多的天性和海纳百川的度量,大可取之為號持而用之。
再說,那位雖無錢卻有閑,留下大量經典論語(其中當然不乏封建謬論和陳腐言語)的孔老夫子曾出「必也正名乎」之語。在下平生反覆思考掙扎多年,始終無法完全拋開中華封建傳統文化尊孔崇賢的思想包袱,覺得還是該努力做個君子。於是為此小文把名字澄清明白。
左四臧/老左/Angela Lew
版权声明: 本篇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欢迎任何非营利性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藉以广为流传,但使用时请务必注明出处。 作者 - 左四臧
Copyright
October 2012 by Angela Lew All rights reserved
哇天下好小啊
ReplyDelete我認識你大哥耶
左大臧在洛杉磯辦过報対嗎
他跟司馬桑敦是好友我是司馬的特约作家呢
喻麗清(仁班)